2012高考作文社会热点作文:题目《分享与分担》

2012高考作文社会热点作文:题目《分享与分担》

 

【题目】

CCTV-2《第一时间•天气预报》栏目有一句耐人寻味的广告语:“分享阳光,分担风雨。”你从中获得了怎样的感悟?

请以“分享与分担”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①自选角度;②自定立意;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题目解读】

“分享和分担”是一道关系型作文。写作时要注重分享和分担关系。而要写好二者关系,作文者就首先要注意把握“阳光”与“风雨”的含义。题目中的“阳光”应该指积极的方面,比如荣誉、便利、幸福等与亲人朋友一起分享的东西。而“风雨”则指挫折、困难等需要克服的内容。

考生既不能光写“分享阳光”,也不能光写“分担风雨”,必须把两者结合起来写。倘若光写“分享阳光”,忽视了“分担风雨”就偏颇了;反之,亦然。

本文的最大难点。关键在于两概念的把握,应该平均用力,各占50%,而不能有所倾斜。其次在于两概念的辩证关系的把握上,注意概念间的相辅相承、正反、互补、等关系。考生下笔前必须先把两者关系搞清楚。

【经典素材】

1、有人说:“一份快乐由两个人分享会变成两份快乐;一份痛苦由两个人分担就只有半份痛苦。

2、我们分担寒潮、风雷、霹雳;我们共享雾霭流岚、虹霓,仿佛永远分离,却又终身相依,这才是伟大的爱情,坚贞就在这里:不仅爱你伟岸的身躯,也爱你坚持的位置,脚下的土地。(《致橡树》)

3、两个朋友

两个朋友正在森林中行走。两人一个是高个子,一个是矮个子。高个子对矮个子说:“我们是朋友。如果来了野兽,我会帮你的。”矮个子说,“当然了,我们是朋友嘛!”

正在这时,一只熊朝他们走来。高个子一下子跳上了树,而矮个子上不去。他说:“帮帮我,我爬不上去。”可是高个子却说,“不行,这棵树不太结实。”

矮个子只能扑到地上,屏住呼吸。熊闻了闻,走开了。高个子下来问,“熊对你说什么啦?”

“在你最需要帮助时他离开了你,他不是你的朋友,”矮个子说。

记住:患难的朋友才是真正的朋友。(《伊索寓言》)

4、行人与斧子

正有两个人在同一条路上走,其中一个捡到了一把斧子,于是叫了起来:“瞧我发现的东西!”“不要说‘我’”,另一个人说,“该说‘我们’发现的。”过了一会儿,那个丢失斧子的人来了,指责拿着斧子的人偷了他的斧子。“哎呀,”他对他的伙伴说,“这回我们完了!”

“不要说‘我们’,”另一个人回答他说,“该说‘我’完了。”一个人不能与朋友分享所得,就不该指望别人分担风险。(摘自4月4日《广州日报》)

5、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还是一个小孩子的时候,一次,亲戚送给他家两筐桃子,一筐是刚刚成熟的,一筐是已经完全熟透了的。小潘基文建议父亲说:“我们最好把这些桃子混在一起,然后分给邻居们一些,让他们帮着我们吃,这样就不会浪费一个桃子了。”父亲满意地同意了小潘基文的建议。这是一个与人分享的最好事例。

#p#副标题#e#

【经典美文】

分享与分担

跃农

先来看一个小故事。

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还是一个小孩子的时候,一次,亲戚送给他家两筐桃子,一筐是刚刚成熟的,一筐是已经完全熟透了的。小潘基文建议父亲说:“我们最好把这些桃子混在一起,然后分给邻居们一些,让他们帮着我们吃,这样就不会浪费一个桃子了。”父亲满意地同意了小潘基文的建议。这是一个与人分享的最好事例。

有一句名言说:“痛苦与人分担,痛苦便会减半;欢乐与人分享,欢乐便会倍增。”可是在现实生活中却是:自己的痛苦人人都想让别人分担,而自己的欢乐却人人都怕别人分享。因为这种心理的作祟,不但不能使欢乐增加,反而因常常怕别人分享自己的欢乐而想方设法为自己的欢乐加密,结果在这样的担心中徒耗了不少的时间、精力和智慧。

据说有一位农民,一个偶然的机会,他从外地换回了一种小麦良种,种植后产量大增,他喜出望外而又忧心忡忡,因为他害怕别人知道并种上这种良种,于是他就想方设法为其保密、隐瞒,想一人独自享用良种带来的这种大收获和大欢愉。可是后来的结果却比他设想的要糟糕得多。他渐渐地发现他的良种不良了,种到后来,甚至于连原来的种子也不如了,产量锐减、病虫害增加,他因此蒙受了很大的损失。对于这种情况他百思不得其解,经请教专家后才明白:因为良种周围都是普通的麦田,通过花粉的相互传播,良种发生了变异,品质下降了。怕与别人分享,结果却因此而蒙受了巨大的损失。这个农民的教训是多么的惨痛啊!

新东方老板俞敏洪(微博)深谙分享之道,他在创业初期,接到的第一单生意赚了4000元,当即就分给讲课的两位老师每人1800元,自己只留了400元,并说只要跟着他干,以后这样的课时都是这样拿报酬,两位老师欢天喜地,缝人便说老板的好,很快他的事业做大了,很多人都愿意跟着俞敏洪干。结果随着新东方的蛋糕越做越大,俞敏洪虽然一直恪守着自己的诺言,每人规定的课时都拿1800元,但事实上,他自己赚的也不少。他们的成功实践一再为分享做出了极好的注脚。

可见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必须要搞清楚:什么是应该保密的、独享的,什么不但不能保密,反而必须要公之于众,主动与大家分享。比如自己拥有了新的学习资料,应该主动推荐和借给同学,与他们分享,相互切磋,共同提高学业成绩;自己得到了良种,应该主动介绍给四邻,使良种的优势充分得以发挥,在他人受益的同时自己也跟着受益。

在信息激增,竞争不断加剧的今天,我们必须要学会合作,学会分享,学会分担,学会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更要容人之短。

分享和分担如同昼夜、纸张、光影一样,是不可分割的一对矛盾体,二者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懂得分享和分担是一种生存的智慧,是一种生活的艺术,学会了分享和分担,才能把握先机,抢占人生的制高点,创造出辉煌的业绩。

生活不像打麻将,打麻将必须要盯着上家,防着下家。生活不能进行这样的盯防,否则会在盯防中互相猜疑、互相拆台、互相攻讦,为他人设下种种障碍和陷阱的同时,也阻塞了自己前进的道路,有时候给别人下的套会套住自己——到头来吃亏倒霉的还是自己。

生活就像打篮球和踢足球一样,是一个群体项目,需要全体队员的通力合作,需要的是团队精神,同时又要各司其职、各尽其能,只有这样,才有获胜的可能。

在生活中要学会跟他人合作,在合作中分担事业的风险和失败的痛苦,在合作中分享耕耘的充实和成功的欢乐。

#p#副标题#e#

【考场作文】

分享与分担

肖钰

何为分享?

在现代汉语词典里,分享的意思是与他人分着享受、使用、行使。

分享,是夏日里的冰淇淋,留给你瞬间的冰凉;

分享,是秋日里的水过,带给你清新的口感,似快乐的滋味;

分享,是冬日里的火炉,给予你迷人的温暖,是温暖的拥抱。

……

乐于分享,会沉醉与分享的幸福中,会获得难忘真情……

正如“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当我们分享了我们的快乐和收获时,我相信快乐的不仅仅是自己,还有我们的朋友,亲人。时常把自己的快乐,自己的收获,自己的思考告诉同学,家人。他们会为我的进步感到高兴,更会因为我有这种分享行为而打动。

比尔盖茨曾说:“当你分享出自己的财物时,你会收获的更多。“是的,我们往往分享的很少,但却收获了很多。收获的不是物质上的,收获的是友情,是亲情,甚至爱情。而这会是我们一生的财富。

看看文章题目,我只写了分享,那什么是分担呢?

分担,在汉语词典意思是分别负担;担负一部分。我们时常用这个词来做分担责任,分担痛苦等等。

人生不是一帆风顺的,在人生的旅途中,难免会有磕磕绊绊。这个时候,在我们痛苦的时候,我想我们应该做的,也许除了坚强以外,我们还会找找自己的朋友,亲人吐诉,他们会分担我们的痛苦;在工作一个人都忙不过来的时候,会有同事过来帮忙,共同承担这份任务与工作……

分担,是痛苦时,朋友的一声安慰;

分担,是繁忙时,同事的一把帮忙;

分担,是疲惫时,同伴的一只手……

……

分享与分担,有着相同之处,它们都是与他人的交流,都是与他人的交往。当然它们也有不同。相对而言,分享的是美好,把自己的快乐,收获与大家交流。而分担则要更严肃一些,更现实理性一些。分担痛苦,分担责任,分担工作。

去分享,那是幸福的铺路石,是你快乐的源泉,是你思想的美丽。

去分担,不仅减轻自己的压力与痛苦,也可以帮他人舒缓压力与痛苦。

去分享,那是一种思想的深度。

去分担,那是一种博爱的境界。

快乐的分享,痛苦的分担。当我们与人学会分享与分担时,就肩负一份责任。只有快乐,没有痛苦,让阳光洒满我们美好的心灵。

【点评】

本文是一篇辨证思辨,文采斐然,用诗化的语言阐明主题的议论性散文。

作者紧密围绕“分享与分担”这一中心,先阐述分享,再重点分析“分担”,结尾,则“分享”与“分担”两马并驾,双剑齐出,将一曲“分享与分担”之歌演奏得异彩纷呈,把“分享”与“分担”比喻成生活中熟悉的事务,分别构成排比语段,十分醒目,读起来,处处洋溢着一股爱的温馨,流淌着一股快乐的溪流,作者对文题深入剖析,达到了一定的思想深度。

总之,作者文思泉涌,视野开阔;本文佳句迭出,排比语段遍及全文,可见作者非凡的语文功底和文学才华。(冠华作文网)

【亮点】

排比语句的信手拈来。文章用了“分享,是……”“分担,是……” “分担……”等多组排比对偶句,读来整齐而富有气势,加上散句的运用,语言颇富有音韵美。作者情感格调高昂,洋溢着爱的氛围,无丝毫低沉消极之态,读后颇为振奋,和作者一起“分担风雨,分享阳光”。

模拟评分:54分

#p#副标题#e#

分享与分担

吴彤

不知从哪里得来的一句话:“将我的欢笑同你们一起分享,让我们一同分担你的忧伤。”

——题记

学校是建在郊区的。

那个遥墙镇,离市区很远,离机场很近。

每天来来回回的飞机起落,我们总是能一抬头,就看见。

视力极好的,偶尔还能瞥见飞机上那大大的“中国航空公司”几个字样。

我们是属于住校的。

一周回家一次,像我同班的外地生,学习刻苦努力的,一个月两个月回家一趟,都是家常便饭。

便是这样的环境,让我们在学校里相互依靠,相互扶持。逐渐成为彼此心灵上的寄托。

那一天返校,我回到宿舍后,将东西放下,便要去教室。

到宿舍门口,看见很多女生站在门口,举着手机朝着天空。嘴里还发出不时的感叹声。

我一时奇怪,她们在干什么?

走到门口,顺着她们的目光看去,便看到漫天的云霞。

赤彤彤的夕阳,挂在学校标志性建筑物——圆顶楼的后面。满天烂漫的云霞,以红色为主,夕阳为中心,向四周渐渐变淡。红色、橙色、蓝色、紫色,再向外扩散,便是白色了。

这难得的一幅美丽的画卷,将学校衬的更是美丽万分。

我一喜。

难得学校景色如此之好,不抓紧时间拍下来,当真是可惜了。

用手机将这绚烂的“落日云霞图”拍下之后,心中着实感叹、惊喜。

我将照片给同学看,同学惊喜道:“这是火烧云啊!明天一定会是个好天气!”

于是,我们相携手,望着满天烂漫的云霞,笑着前往教学楼。

那一日,遥墙镇的雨很大。

有许多同学都没有带伞,我提醒他们:“一定要记得带伞啊!”或者是:“带伞了没?打雷了,估计待会儿要下雨呢。”同学回我:“没。你带了吗?”我说:“带了。”同学笑,说“那咱俩打一把伞吧。”我说:“成啊。”

夜里,雨哗哗的下着。

雨水顺着伞檐,汇成一道道水柱,浸湿了我们的衣服。

我和同学一同打着伞,笑呵呵地跑向宿舍。

同学笑,说:“以后就不用带伞了,就和你一块打好了。”我将伞顶点点地面,让伞面上的雨水流到地上,抬头,笑:“成。要是我伞够大,就把你们都包起来。”

其他的同班同学正巧路过,笑说:“你倒不如买顶能移动的帐篷,这样咱全班都能让你护着了。”

我们开玩笑,说:“那咱女生就能保护男生了,到时候把他们护着跑到男生宿舍楼,宿管大叔怒吼一声:‘你们是谁!?’咱就撤。省的他们老说咱的不是……哈哈……”

于是,女生笑作一团。

同学一向在写关于学校的作文中,喜欢写:“在这个叫遥墙镇的小地方……”或者又写:“一个名叫向阳村的小村子……”

做着语文卷子,发现其中一个文学常识的题说:辛弃疾是山东历城(今山东济南历城区遥墙镇四凤阙村)人。

我们当时笑成一片,同学开着玩笑,用不耐烦的语气说:“不就是向阳村的人吗……至于吗……”

后来同学说:“我一看遥墙镇的那个,就以为是错的。结果发现,他竟然是对的!”

我们在这个,名叫遥墙镇向阳村的地方,一起生活。

在这里,没有父母在身旁,只有我们在一起。

有开心,有欢笑,也有忧伤。

但我们可以在一起,一起分享欢笑,一同分担忧伤。

让我们无比幸福与快乐,并且,在渐渐长大中,学会了坚强。

星期天晚上返校时,望着学校那辉煌的大门,心中默默说一句:“你好,遥墙。”

【点评】

本文是一篇洋溢着校园和谐气息的优美散文。作者运用轻松舒缓的笔调,慢慢地向我们讲叙了校园里的同学情谊,表现了“分享阳光,分担风雨。”的主题。

全文选取了“机场落日云霞图”、“校园雨中互助图”两个场景,巧妙地用“遥墙”这个历史名镇将其贯穿起来,结尾又穿插了辛弃疾这位历史名人,既暗含了伟人忧时忧事的分担精神,有增添了厚重的文化底蕴。

作者组材时所写两个场景和所叙作文中爱用“遥墙”的写作习惯,貌似零散,但处处围绕“分享阳光,分担风雨”这一主旨展开,加上直截了当的题记,篇末的卒章显志,表现了求学在外,虽然父母不在身边,但因为有了“分担”“分享”依旧显得无比幸福快乐,歌颂了同学之间清纯美好的友谊。(冠华作文网)

【亮点】

形散而神不散,主旨鲜明集中是这篇文章的亮点。文章写“机场落日云霞图”、“校园雨中互助图”两个场景,穿插了辛弃疾这位历史名人,“形”可谓散;但这些材料无一不是靠“遥墙”来串联的,都贯穿了“分担”“分享”的主旨,“神”可谓聚。

#p#副标题#e#

分享与分担

作者:QIANBAO123456

分享,可以拉近人们之间的距离;分担,这可以拉近心灵之间的距离!分享与分担,伴随着我们每一个人共同走过生命旅程,时刻不离。

分享而不分担,犹如一杯刚倒进玻璃杯中的可口可乐,欢乐活泼的气泡常常能勾起人们的将它一仰而尽的欲望。但如果搁置时间久了,它便失去了当初的鲜艳亮泽,于是便成为一杯普通的加了糖的白开水。分享而不分担,表现出的是华而不实并且苍白的人际关系。人们因为物质上的共同追求而达成短暂的合作,表面看上去是很默契,但其本质上是那么的脆弱,像初冬时节河面上结成的一层薄冰。因为在这种关系下,彼此之间的信任微乎其微,并且每时每刻会因为利益关系而发生转变。当利益纽带断开,曲尽则是人散之时,所以它很难让人们有一种安全感。

比如说角马,头顶上长着一对十分锋利的角,看上去好像十分凶悍,但其实只是在虚张声势。平时,角马们安闲地聚到一起,享受着鲜嫩的青草和清澈的河水。但马群突然遭受威胁时,成年角马立即撒腿就跑。而可怜的幼年角马,要么夭折于成年角马的慌乱之中,要么葬身于豺狼虎豹之腹。试想,如果角马群能学会分担,那股力量是无法想象的,它们定能驰骋草原,无与匹敌。可是,他们会的只有分享和同甘而不会共苦,这也就是导致它们悲惨命运的原因。

而分担而不分享呢,犹如忘了加糖的浓咖啡,苦涩难耐。所以,它常常会让人们之间产生一种莫名的疏远感。如果一个人在成功之前与大家齐心协力、风雨同舟,而取得成功之后,他却独自分享大家共同努力、付出汗水而换回来的劳动成果。在我们看来,这种人是十分自私的,只当这次交学费上了一节课,下一次则绝不会再和他合作了。因此,只会分担而不会分享的人,是不会找到朋友的,更不用说是知心朋友,并且他自己也会活在郁闷之中。

人无法摆脱自身固有的兽性—占有欲。宋太祖赵匡胤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陈桥兵变,黄袍加身,他与将士们一起出生入死,南征北战,终于打下了大宋江山。可他登上皇位还没几天,他就来了个杯酒释兵权,将将领们的兵权全部集于自己一人身上,如果有不服者,他便大开杀戒,杀得朝野上下人心惶惶。他是做了皇帝,但他同时也失去了很多,是因为他只会分担而不会与人分享。

所以,一个人只有既会分享又会分担,人们才会主动接近他,与他合作。分担同时分享,犹如一杯加了蜂蜜的牛奶,其味香醇,其意绵长。对于其他动物来说,狼也许是最令他们头疼的,尤其是遇到狼群。狼是自然界中比较有集体意识的动物,所以当外出捕猎时,他们往往三五一群,在这种情况下,即使体型大他们几倍的动物也不可避免的成了他们的口中食。最重要的是,捕获的猎物大家能共同分享。所以这样的集体是令人心惊胆战,毛骨悚然的。

辅车相依,唇亡齿寒。只有同甘共苦,只有分享并且分担,才能达到双赢,才能让每个人真正能得到自己期望得到的。

这应该就是分享与分担固有价值的真正体现吧.。

【点评】

这是一篇精彩得当的议论文,分享与分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分享则是同甘,分担则是共苦,这是区别,然只有同甘共苦才能铸就坚固的友谊,这是它们“辅车相依”的联系,作者先讲分享,分享而不分担,如倒进玻璃杯中的可口可乐,接着讲分担,分担而不分享如忘了加糖的浓咖啡,并分别举例加以证明,最后讲分享和分担,只有既分享又分担的集体,才能团结一致,达到共同目的,并将分享且分担比喻成一杯加了蜂蜜的牛奶其味香醇,其意绵长。

【亮点】

精巧恰当的比喻,充实得当的事例使整篇文章变得精彩无比,完整无缺,结构十分严谨,语句十分顺畅,观点十分鲜明,内容十分充实,分享与分担乃“辅车相依,唇之齿寒”,因此缺一不可,论证充分,说服力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