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2012高考考试大纲语文试卷题型变化

湖北2012高考考试大纲语文试卷题型变化

 

  今年是湖北省新课程高考的第一年,语文《考试说明》与2011年相比,具有实质性的调整,但考纲渗透着渐变原则,总体保持稳定,新增内容和题型的命制遵循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的要求,妥善处理新高考语文命题继承与创新的关系,试卷总体难度适当,过渡平稳。命题理念、考查能力、内容范围、试卷结构、纲后附录等均有较大变化。具体呈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命题理念突出课改

  呼应新课程理念,突出能力立意、素养立意,优化高考选拔功能。新高考试卷是与普通高中新课程相配合的,试卷体现新课程理念,立足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设计考试内容,有效促进学生语文能力、素养的形成和发展。比如考纲中明确提出了探究能力的考查。

  新考纲最大的变化是,增加了选考内容,突出了考试自主性和开放性。语文学科必考内容包括现代文阅读、古代诗文阅读、语文文字运用和写作;选考内容应为现代文阅读中文学类文本和实用类文本阅读,考生任选一类文本阅读答题。但湖北按《方案》意见,现代文阅读暂不设选考题,而是将文学类文本和实用类文本都纳入到考试的范围。每年根据命题实际确定当年考查的是文学类文本还是实用类文本。各类文本的考点阐述与能力要求依据课标版《考试大纲》的规定。必考:语文必修(1-5),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外国小说欣赏。选考:语言文字运用,古诗文阅读中的名句名篇默写。

  二、能力要求增加探究

  旧考纲要求考查考生识记、理解、分析综合、表达应用和鉴赏评价等五种能力,而新考纲则要求考查考生识记、理解、分析综合、鉴赏评价、表达应用和探究六种能力。探究能力的考查,强调学生基于不同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对文本的内涵、写作意图等方面的个人独特感受和体验,特别强调个性化的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

  根据课标版《考试大纲》的规定,探究能力的考查集中在文学类文本和实用类文本的阅读中进行。各省课标卷均增设探究能力的考查,呼应考纲新增的能力要求。但各套课标卷考查的模式不尽相同,大部分课标卷按照考纲规定在现代文阅读中的文学类文本阅读或实用类文本阅读中设置1道题考查探究能力,还有部分课标卷则不局限于考纲的规定,将考查范围拓展到其他领域:如北京卷在文言文阅读部分设置1道阅读延伸题——其实质就是探究题的一种;湖南卷在选考题的阅读中涉及了探究能力的考查;天津卷在古诗鉴赏、语用题部分融入了探究能力的考查,涉及范围最广。

  从各类探究题所拟的题面来看,大部分探究题有着较为鲜明的标志——如题干中出现“探究”二字、或要求谈谈“你的看法”、“你的观点”、“你的理解”、“你的认识”、“对你的启示”、“写作意图到底是什么”,而这些正与考试大纲所规定的“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探讨作者写作意图”等探究能力的考查内容相对应。从各类探究题设计的考查目标来看,有对文本内容的分析挖掘,有对写作技巧、人物的分析鉴赏,还有由文本向现实的延伸拓展。

  文学类阅读本身具有很多“不定点”和“意义空白”,不同的主体、不同的视角必然带来文本解读的多义性和开放性,而这无疑给探究能力的考查提供了广阔空间。因此湖北卷很可能在文学类文本阅读和古诗鉴赏两个板块中设置探究题。

  三、考查范围有所增大

  考试内容范围确定为语文基础知识(含语言文字运用和文学常识),古代诗文阅读(含文言文阅读、古代诗歌鉴赏和名句名篇默写),现代文阅读(含论述类文本阅读和文学类/实用类文本阅读)以及写作共四大板块。考点新增内容和变化简述如下:

  (1)语言文字运用

  将“语言知识和语言表达”改为“语言文字运用”。对识记字音的要求增加了“常用字”的限制。对汉字字形的要求增加了“正确书写”,并且提法上用“规范汉字”。在“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考点中,增加了“反复”的修辞手法。将语言表达的要求“准确、鲜明、生动”与“简明、连贯、得体”的位置作了互换,以示强调语言表达首先要“简明、连贯、得体”。

  (2)文学常识  

  增加“识记必修课程‘必修1’至‘必修5’的五个模块和选修课程《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和《外国小说欣赏》两个模块中,中外重要作家、作品的基本常识。识记‘附录三’中文学名著的故事情节、人物形象等”等要求。课标版《考试大纲》已取消对文学常识的考查,而我省继续保留这方面的考查,主要是想引导考生重视教材所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的基本常识,重视经典文学名著的阅读。考查的范围可能是先少后多,逐年扩大;选用的题型今年是四选一单选题,逐步过渡到五选二的多选题、填空题以及简答题等;考查的要求会逐年提高,难度也会逐年增加。

  (3)古代诗文阅读

  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指定篇目见附录)40篇,旧纲只有35篇。在语言文字运用和名句名篇默写部分设置选做题。会在名句名篇默写部分采用多量给题、学生少量选做的方式(如八选六或二组选一组的方式)设置选做题,主要是为了扩大名句名篇默写的覆盖面,给考生提供更多的选择,适当降低考生作答的难度。然后逐步扩大到语言文字运用部分。在考点中增加了“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要求。常见文言虚词: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4)现代文阅读

  必考部分要求阅读一般论述类文章,其能力要求比旧考纲有所降低,选考部分分为文学类文本和实用类文本,要求更细致、更明确、更高,同时还增加了“探究”层级的能力要求。文学类文本阅读要求:“阅读鉴赏中外文学作品。了解小说、散文、诗歌、戏剧等文学体裁的基本特征及主要表现手法。文学作品的阅读鉴赏,注重审美体验。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内涵,分析艺术表现力;理解作品反映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探索作品蕴涵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5)写作

  只是表述上的变化,实质上没有变化。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作文考试的要求分为基础等级和发展等级。基础等级要求:符合题意;符合文体要求;感情真挚,思想健康;内容充实,中心明确;语言通顺,结构完整;标点正确,不写错别字(错3字扣1分,重复的不计)。发展等级要求:深刻(透过现象深入本质,揭示事物内在的因果关系,观点具有启发作用)丰富(材料丰富,论据充实,形象丰满,意境深远);有文采(用词贴切,句式灵活,善于运用修辞手法,文句有表现力);有创新(www.gaokaoluqufenshuxian.com见解新颖,材料新鲜,构思新巧,推理想象有独到之处,有个性色彩)。 

#p#副标题#e#

  四、试卷结构适当调整

  近几年,从总体上看,客观题(选择题)在主观题(非选择题)的赋分中所占比例呈下降趋势,主观题比分呈上升趋势。2011年我省是36:114。考虑到客观题和主观题的考查各有利弊,所以新高考试卷不宜大幅减少客观题,所以新考纲客观题赋分权重约24%。

  目前高考语文的考试题型包括:单选题,多选题,填空题,文言文断句题,文言文翻译题,简答题和写作题。另有材料分析概括题,可纳入简答题型;还有表述题,可看作小的写作题。尽管上述题型均非新高考试卷独有,但进入新高考后,一些传统题型也出现了新变化。如多选题、简答题中的材料分析概括题,还有表述题中的实用文体写作等等。根据命题实际要求,这些题型均可纳入我省的新高考试卷。

  试卷结构有所调整,2011年七大题23小题,今年五大题23小题。试卷考点内容排序与2011年相比而言有较大变化:(一)语言文字运用;(二)文学常识;(三)现代文阅读(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本阅读);(四)古代诗文阅读(文言文阅读、古代诗歌鉴赏和名句名篇默写);(五)写作。根据考纲精神,湖北省的新课标高考语文试卷结构如下:

  五、纲后附录更加丰富

  今年《语文考试说明》附录除“2012年高考命题使用工具书”、“古诗文背诵篇目”增加了“名著阅读目录”,附录二和附录三中加 * 号的列入2012年度考试范围的,还有古诗文背诵篇目40篇,对比2011年增加了5篇,新增名著阅读考查目录5篇。这种变化拓展了考查视野,突出了文化品位。

  题型示例,按照考试内容排序,各板块内容配有不同考查题型组合若干。题型示例大量地选用了外省市近年来新高考的经典题。外省高考命题对语文能力的考查角度可谓丰富多彩,不言而喻,好的题型值得借鉴和思考。

  题型示例在“语言基础”题中,选有字音、字形、近义词、成语、病句、标点、句子衔接等各地考题;在“语言运用”题的选择上显示出多样化,命题具有时代性、生活性、新颖性等特点,例如句式变换、提取要点、应用修改、场景描述、短文写作、图文转换、句子衔接、材料点评、扩写仿写等;在“文学常识”题型中,只有填空题和选择题两种;在“古代诗文阅读”题型中,除选择实词、虚词、内容、概括和翻译题外,还增加断句示例,其选句或是文本内,或是文本外;诗歌鉴赏题中,设有探究题;名句名篇默写或8选5,或2选1;在“现代文阅读”题型中,论述类文本阅读以全国课标卷为主,文学类文本阅读选文以散文、小说为主,实用类文本阅读选文以传记通讯为主;在“写作”题型中,今年只选取了4道高考写作题,除1道全国卷试题外,全部是本省题型,比较全面,其中包括命题式、半命题式、情景式、材料式等,这就要求考生的复习更加全面一些。

  备考几点建议:

  1.精心准备,科学归纳。注重基础,全面复习,落实考点。从《考试说明》来看,高考仍将突出对基础的考查,这就要求考生切莫自乱阵脚,更不要抱侥幸心理,将基础知识抛到一旁,去猜题、押题。下阶段还是应按照老师的步骤一步步复习,对高考知识点,要逐个落实到位,进行全面梳理归纳。我们现在使用的教材,强化了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弱化了工具性,语文知识缺乏系统性,学生的头脑中缺乏一个整体的知识网络,因此,在复习中,一定要精心准备材料,搞好知识的归类和资料整理工作。

  2.讲究方法,学会迁移。复习中要避免千篇一律、单调雷同。如作文,考查方式和“积累与运用”等不同,不是看懂得多少作文技巧,而是看会写什么,所以作文复习一定要落实到“写”和“改”字上,不能空谈技巧。《考试说明》传达了这样的信号:新课改理念将进一步渗透高考,所以在复习时,考生要有强化知识迁移能力的意识,要善于运用语文这门工具性和人文性极强的学科解决实际问题。夯实基础,强化积累。对考标中规定了要背诵的诗文,一定要强调默写,对于容易写错的字一定要认真过关。每一首诗中都有一两个字是普遍容易错的。对此,我们应该心中有数。

  3.明确主体,注重互动。考生始终是复习的主体,一节课的成败关键是看考生掌握了多少知识,而不是看老师讲完了多少材料。课堂不仅是教师展示才艺的舞台,更应该成为学生巩固知识的平台。复习是一项枯燥而繁重的工作,要注意强调非智力因素,增大感情投入,让考生“为知己者死,为悦己者容”,最终达到提高复习效率的目的。还要搞好试卷分析,找出问题,分析原因,研究对策,不能满足于“都讲过了”,而要关注是否掌握了。

  4.作文教学,点面结合。要加强各种形式作文的辅导(材料作文与其它形式的作文)。尤其注意考试中的“文体不限”不是不要文体,反而是要熟悉各种文体,可以鼓励我们的考生尝试写一些形式新颖的文体如日记体、寓言体等文章。但要记住,新颖的形式是一件漂亮的外衣,能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但是仅有漂亮的外衣是不够的,任何优秀的作文都应该是内在美与外在美的结合,所以,作文训练一定要注意学生语言能力的提高,强调真情实感。

  5.树立信心,三个意识。进入复习后期,考生应“胸有全豹”,树立信心,强化“考点意识、题干意识和题型意识”等三个意识。试卷的基本结构,每一大题关涉的基本考点,甚至每一个考点涉及的基本题型,都要了然于心,这样才能高屋建瓴,从容应对。由于有针对性地重点突破,必将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考生在复习中,越是薄弱的知识点和能力点,越是要有针对性地进行查漏补缺;对于自己备考中的优势环节,要善于放大,尤其是在写作题上,应尽最大力量为高考揽分。